渐近自然路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7年

渐近自然,涉及诸多事物,或者事物的诸多方面。
  我们只谈性情,或者性格——人的性
  情或性格,渐近自然
  人.本就来源于自然,所以说,谈人的性情渐近自然,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表明:渐近自然。是一种生命历程的“回归”。
  在那段曾经走出的路程中,红尘滚滚,你在忙碌、在奔波;曾经被欲望的火所燃烧;曾经陷入名缰利
  锁之中。你行走的路,或者行走的方向,距离“自然”越来越远了。有一天,蓦然醒悟,于是,开始寻找回家的路。
  此种情况下,最典型的人物,似乎就是陶渊明了。
  陶渊明,年轻时曾有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远大志向,也曾因为生活所迫,出门求官,委身公门。但他最终看透、厌恶了官场,于某一天,把官帽一摔,再“不为五斗米折腰”。
  他这一“摔”,摔出了东晋的一脉清风,摔出了东晋的一轮明月
  回归故里,陶渊明“开荒南野际”,躬耕田亩,种豆南山,过上了“晨起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在生活。閑暇时间,则过访乡邻,“披草共来往”,绝尘想,话桑麻,邀明月,酌熟酒。醉了,就弹响他那把“无弦琴”,寄意深远……他的眼中,只是“天气澄和,风物闲美”,
  此时的陶渊明,就不仅仅是“渐近自然”了,简直就是纯粹一“自然之子”了。
  但另有一种人,“渐近自然”,走的并不是“回归”之路,而是依靠不断的进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以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契合。
  比如苏轼。
  苏轼,是一只鹏鸟,高高地飞翔于天空之上,而丰厚的学养和豁达的胸襟,就是他得以高飞的不尽力量,自入仕途,苏轼就一直行走在仕途之中。达时,尽职尽责,惠泽于民;穷时,他不屈不挠,一往无前 他一生仕途坎坷。面对坎坷。他“吟啸且徐行”,坎坷过去了,他“回首向来萧索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放得开,放得下,淡然处之,官,也许越做越小;但生命的质量,却在坎坷中,不断得到提升。之所
  以如此,还在于他“飞得高”,他既能俯瞰低处的一切,又能深知,头项之上,还有更高远的天空所以,他能永远豁达,永远“清风朗月”。
  他的胸中,能装下整个世界。天上的、地下的.近处的、远处的,形而下的、形而上的。因此,他曾自豪地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说到底,“渐近自然”,是一种生命修养的结果;居于乡野,栖居茅屋之中,未必就能“渐近自然”。
  (本文荐自《老人春秋》2016年第12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