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硬不屈其介如石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7年

北宋嘉祜三年(1058)与嘉祜五年,宋仁宗收到两封上书,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与《上时政疏》,两份意见书言辞犀利、态度坚定,无不表现出作者希望通过变法来实现富国强兵的理想,其作者就是被变法反对派称为“拗相公”的王安石。历史上,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褒贬不一,即便在今天亦是如此,但王安石刚硬不屈、其介如石的高贵品格,却是北宋士大夫形象的典范,时至今日仍被后世所称颂。
  为政: 不畏天变 不恤人言
  熙宁二年(1069)二月,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始全面推行变法。由于王安石变法从根本上触及到了官僚、地主以及王公贵族的利益,因此变法从一开始便受到抵制与排挤,反对派将矛头直指王安石,他们不仅抵制新法,也对王安石的人品与文品加以攻击。面对激烈的抗争,王安石没有退缩,而是以“力战天下,与之决一胜负”的勇气,对反对派高呼“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提出的不必畏惧自然灾异、不必固守祖宗之法度规则、不要顾忌流言蜚语的三不足论断,在古代封建士大夫眼中是非常震惊甚至是大逆不道的言论。人们认为天灾是由人祸而来,祖宗法制一旦確立就不容置疑。反对派将干旱、大雨归结为王安石变法招致的天谴,连华山崩塌、天久不雨都是王安石之过,并以祖宗之法是宋朝治国神圣准则不可变革来攻击新法。这种境遇下,王安石提出天灾与政治无关不足为惧,祖宗法制如不符合发展就要积极变革乃至勇于废除的言论,无疑是对反对派最强有力的反击。
  王安石对流俗之言抱以蔑视的态度,他对宋神宗说:“流俗的人很少能做出真学问,他们无法辨识好与坏、利与害,他们不思君子立法到底为何意,却在背后异议。”熙宁二年以来,司马光曾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要求他停止变法。熙宁三年,王安石回信拒绝,考虑到二人的交往,做了《答司马谏议书》予以补充,王安石说:“那些人的愤恨早如我所料。”因为“朝中士大夫多以不顾虑国家大事、随声附和、讨好众人为处事方法”,如此没有实际、随声附和的流俗之人所说的言论,王安石自然不会放在眼里,这也就是他提出的人言不足恤。
  相较于宋仁宗时期推行一年四个月便宣告失败的“庆历新政”,熙宁变法前后推行了近十五年,各项政策不到四年就得以全面开展,且每项法规都较“庆历新政”更为深入,对既得利益者的打击更大。虽然新法在重重阻力下,终以失败告终,但北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国库、加强了军备。熙宁变法的全面推行虽离不开宋神宗的支持,但也与王安石刚硬不屈、坚如磐石的性格息息相关。
  北宋文人刘攽就曾劝王安石;“商鞅为秦变法,其后夷灭;张汤为汉变法,后亦杀。为法逆于人心,未有保终吉者也。”真正的变革往往会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致使历代改革者都会受到各方攻击,却也难有善终,刘攽的劝诫是真挚的,而王安石依旧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更加值得后世敬仰。
  处世: 坚守原则秉持大义
  王安石性情耿介、坚守原则。他生活简朴、行廉志洁,从不卖官鬻爵、贪污受贿,从政几十年留下了美名。即便是王安石的攻击者在这方面也称赞其品德,反对派代表邵伯温称王安石道:“荆公、温公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皆同。”王安石对原则的坚守甚于对生命的捍卫,即便是新法一派的官员,如有违法乱纪行为也一律不再启用。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王安石患哮喘病,需以紫团山人参入药,王安石没有找到这种药。有官员向王安石进献此物,王安石拒不接受赠送,有人劝说:“您的病非此药不可治,您的病要紧,还是别推辞了。”王安石最终还是没有接受赠送,说道:“ 一生没有紫团参,我也活到了今日。”他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之品质也因此为世人所赞颂。
  作文:瘦硬通神 傲骨凛然
  孟子所谓“知人论世”,在文学研究中,表现为只有深入研究作者的思想及经历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王安石的作品与他本人的性格极为一致。
  王安石写文章主张文为世所用,其文针砭时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还有很多散文作品与变法有关,有很重的政论色彩。文章逻辑鲜明、简洁犀利,清人刘熙载称其“瘦硬通神”。近世梁启超更认为王安石的散文“于中国数千年文学史中,固已占最高之位置矣”。
  传世可见的王安石文集中,政论文所占的比重最大,也是表现他政治观点最为鲜明的部分,无论是对皇帝的上书还是与反对者的辩论,都可以看出王安石倔强不屈的性格,以及他不服输的铮铮傲骨。
  诗歌中也同样体现了王安石执著坚韧的性格。王安石作诗重视用词、造句、炼字,仅“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中,用“到”、“过”、“入”、“满”、“绿”,都是王安石反复斟酌后的结果,加之王安石精心挑选出来的词往往具有一种生硬奇崛之感,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王安石现存的一千五百三十余首诗歌中,那些反映百姓疾苦、讽刺时代政治乃至以史喻今的咏史之作,都蕴涵了他深沉的家国情怀。晚年辞相,归隐田园后的诗歌,其“雅丽精绝,脱去流俗”的独特艺术特质更被后代文学理论家称为“王荆公休”。
  《梅花》是王安石一首世代流传的经典诗歌,其诗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严寒的冬天,群芳纷纷凋谢,唯有梅花凌寒开放,这是王安石所羡慕的倔强不屈的风骨,而后人又何尝不是以梅花来看待王安石呢!虽然后世对王安石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其倔强不屈如梅花般迎凌寒而开放的浩然之气,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光辉形象的代表。
  (常朔摘自《天津日报》2017年1月23日)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