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多虑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9年

常听人说,他们整天整夜地为某事发愁、担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担忧是人在面临挑战时寻求解决方案、希望不利于己方的事态不至于发生的一种方式,这种担忧其实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有些担忧则是病态的,如有的人几乎是分分秒秒地为每一件事发愁,以致妨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英国有一位教授认为人之所以会过多担忧,有遗传上的因素,也有环境的影响。比如说,在孩提时遇到威胁时是如何应对的,父母亲又是怎样让孩子安下心来,生活中曾经經历过怎样的创伤等,都可能影响到我们担忧的程度。这位教授认为担忧和焦虑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它们有很大的不同——担忧是可以加以认知的,而焦虑则有很大的生理因素。
  这位教授对50个“担忧”的个案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个共同点:过多担忧的人认为,他们如果不为每一件事伤透了脑筋的话,肯定会有不利于自己的事会发生;这些人对负面的事件、对威胁极为过敏,在威胁尚未发生的时候,脑神经就聚焦在它上面,然后,他们会对所有可能造成不利的景一一“过招”。上述过程使他们潜意识地不断担忧,再加上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过分担忧的人对于任何事都没有信心,而且永无休止地发愁,因为脑神经中维持兴奋的部位被激活了。不过,研究人员认为人们有办法做到停止过多担忧。可以尝试如下一些方法:
  正视实际情况。问自己,你感觉到的和实际发生的是否真的一致呢?比如你担心被上司解雇,但实际情况可能是你的上司不满意你的业绩,希望你能改进。
  朝好的地方去想。医生诊断你可能患癌症,但事实上你的症状也可能是由炎症引起的,朝好的方面去想可以使你乐观,使你思绪解放出来并聚焦在治病上。
  把困扰你的事逐字逐句写下来:开车时“吃”到罚单、股票市场不好、错过了一个重要电话等等,在用笔写下这些的时候,你会有一种感觉,这些问题似乎都在你的掌控之中。或者,你可以试试听音乐、去健身房。当你享受生活时,一定不会同时也发愁吧。
  (常朔摘自《新民晚报》2018年11月8日)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