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瘸腿诗”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5年

近日闲读,发现古代诗歌诸多体裁中有一种“瘸腿诗”,颇为有趣。读来既让人增识扩目、捧腹大笑,又可一扫胸中夏暑之气。
  瘸腿诗俗称“十七字诗”或“无赖体”,其句式是“五五五二”。这种诗前三句一般看似都很“正经”,最后一句则突然转折,像相声里的抖包袱一样出人意料地抖出两个字来——诙谐、幽默、讽刺,让人忍俊不禁,又耐人寻味。
  《古今诗话》中记载,某皇帝赐给大臣一栋豪宅。大臣觉得“皇封”的东西理应带些皇家瑞气,于是上殿启奏,说他家的房梁上长出了一株灵芝。灵芝是吉祥之物,房梁上居然能长出灵芝,这可是件千古稀有之事。皇帝大喜,亲率百官去那位大臣家中观看。结果那日天降大雨,房子漏雨,房梁上的灵芝就当着皇帝百官的面不争气地掉了下来。气得皇帝哭笑不得,拂袖而去!事后有位知情人做了首瘸腿诗,讽刺那位弄虚作假的大臣:“相公新登第,梁上生芝草。为甚脱下来,胶少!”——原来房梁上的灵芝根本不是长出来的,而是那位大臣用胶粘上去的。后来,此诗传到了皇帝耳朵里,那位献媚“未遂”的大臣很快就被罢了官。
  据《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南宋皇帝崇尚道教,常去景灵宫祭神,一帮太学、宗学、武学生员都得身着制服在礼部衙门前恭迎。这帮生员大多是“挖门子”进来的,没什么真才实学,因此有人就作瘸腿诗来讽刺这帮生员:“驾幸景灵宫,诸生尽鞠躬。乌头身上白,米虫!”骂那些生员不过是乌头白身的米虫罢了,上不得大台面。
  《广笑府》中记载一则轶闻也很有趣:有位潘姓书生赴京科考,途中在一家酒店吃饭。店中女主人姓陆,见潘书生仪表不俗,便作瘸腿诗相赠:“秀才本姓潘,应选赴长安。一举登高第,做官!”祝愿潘秀才早日金榜题名。谁知这位潘秀才外表出众,人品却差,也作了一首瘸腿诗回赠老板娘:“佳人本姓陆,美质无瑕玉。念我窗寒苦,同宿!”——起了非分之想了。陆老板见好心未得好报,气得要报官,被店中一老者给拦住了:“潘郎与路嫂,无事寻烦恼。若还到官府,不好!”也是一首瘸腿诗。陆老板想想也罢:多大个事啊,不就是文字游戏嘛,真是闲事生闲气,算了!于是,便忙自己的事去了。一首瘸腿诗,消弭了一场官司。
  《古今谭概》中有则瘸腿诗轶事:明朝正德年间,安徽大旱,太守费了很大的劲求雨,结果旱情有增无减。当时有人作瘸腿诗讽刺此事:“太守初祈雨,万民皆喜悦。昨夜推窗看,见月!”“见月”,说明依然是晴天,无雨,白费工夫了。太守闻后勃然大怒,便将那人捕来:“听说你擅长作瘸腿诗,好,今天你就以老爷我的号——‘西坡’为题作首瘸腿诗,作出来了,放人,作不出来,治罪!”那人应声而吟:“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坡。若将两人较,差多!”宋代大文豪苏轼号东坡,太守号西坡,你们俩一比呀,太守你比人家差十万八千里呢!太守一听更生气了,就打了那人十八大板。那人真是作诗成癖,捂着被打烂的屁股吟道:“作诗十七字,被责一十八。若上万言书,打杀!”一下子把太守气乐了!太守无法,只好把这个多才的无赖以诽谤、侮辱朝廷命官罪发配到郧阳。临走那天,此人的舅舅赶来送行。甥舅相见,抱头痛哭,那人触景伤情,不禁又赋诗一首:“发配到郧阳,见舅如见娘。两人齐下泪,三行!”原来那人的舅舅一目失明,两人一起哭,可不就是三行泪嘛。那人被发配到郧阳后,郧阳县令闻知此人善作瘸腿诗,便引来一见。恰巧此时县令夫人从后堂经过,那人吟道:“环佩响叮当,夫人下画堂。金莲三寸小,横量!”古代女子讲究小脚,以三寸金莲为美,县令夫人虽说是“三寸金莲”,却是横着量的——原来是双大脚!县令和夫人气得哭笑不得,赶紧把那人打发了出去。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张士诚坐镇江苏称吴王时,用其弟张士信为丞相,黄敬文、蔡彦文、叶德新三人为参军。黄、蔡、叶三人迂腐无能,根本不懂军事,只会阿谀奉承,当时有人写了首瘸腿诗骂张氏政权:“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菜(蔡)叶。一夜西风起,干瘪!”说这三人像黄菜叶一样,西风一吹,就干瘪成一张纸了!果然,当朱元璋的大军攻破苏州城时,黄、蔡、叶三人都被擒杀,连肠子都被拽出来,挂在高竿之上晒干了!——果然是“一夜西风起,干瘪”!
  (郝景田摘自《迪庆日报》2014年8月18日)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