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细节都在为成功加码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6年

前不久,我去参加一个职业技能培训,上课的何老师是北京的一个非常出色的创业者。两周后,何老师再次来到深圳的一个知名企业上课,我被他的团队成员请来协助他做一些准备工作。
  课后和企业工作人员交流时,他们其中一个负责人很好奇地问我:“据说何老师在深圳的学员至少有100个人,为什么选你来做助教呢?”我客气地回答她说:“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吧。”
  “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吧。"这句话并不是我发明的。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还在做外贸,我所在的香港外贸公司的合伙人艾先生常说这句话。他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外贸业务员成了当时公司的合伙人。每当外人称颂这些经历时,他总会低调地说:“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吧。”
  我抱着沾沾“好运”的心态去应聘,成为他的员工。发现他并不像“运气”太好的人,不到1米7的身高,并不突出的长相,在平常生活中,是一个极容易被忽略的人。但和他共事之后才发现,他是一个思维敏捷、知识丰富、工作能力极强的人。他的英语跟中文说得一样流畅,公司做的订单从客户到工厂流程全部一清二楚。
  当年,公司的一个潜在英国客户要来中国参加一个展会,顺便想看看我们公司的产品。这个英国人在伦敦有数家家居超市。“如果跟他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我们公司的出口额将会增长200%,那意味着产品利润相应上涨。”艾先生兴奋地说。
  整个团队都在十分紧张而又热切地盼望着这次会谈,但艾先生还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除了检查开会用的每一个样品,其他时间都埋头在办公室里写着资料。终于等到了会面的那天,大家焦急地等待着艾先生和客人的到来。一下午的会议,进展十分顺利,从样品的展示到后续合作的细节,都迅速达成共识。在谈公事的同时,艾先生用一口伦敦英语跟客人不时谈一些关于早上如何跑步、喜欢哪些美食的事。听起来他们像是熟悉的朋友一样。
  合作出乎意料地成功。在和艾先生一起送走客人的路上,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在谈判时成功的原因看着他胸有成竹的样子,我抢着说道:“这一次,一定不是运气好的原因。”他一边大笑,一边拿了车里的一叠资料给我。
  资料全部是英文的,第一本是客户公司一些产品在英国的销售情况,甚至还有英国的天气情况。第二本是这次来的客户产品总监的博客资料,还有一些关于美食的文章。第三本是我们公司针对客户以往销售产品的新品推荐,根据英国气候而特定的一些产品的改良……
  当我收到这份资料时,心想,换作我是那位英国人,我也一定会跟他合作。
  艾先生跟我说,这些资料都是他平时收集来的,两年前,开始接触这家公司时,他就认真研究他们,他一边想办法改进我们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设计,一方面留意他们的销售动向。一年多的时间,终于觉得机会来了,就完成了这次谈判。“那跑步跟美食是怎么回事呢?”我接着问。“光了解公司动向还不够啊,当然也要了解跟我们谈合作的人。就算他是财大气粗的产品总监,还是喜欢有人跟他有一样的兴趣爱好的。”
  后来,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有一些同行过来请教他,英国大客户是如何选择跟他合作时,他还是低调地说: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吧。尽管这样的回答在同行看来,有些勉强,却是最好的回答。
  李笑来在他的《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提到,他在新东方做老师时,经常被人夸奖说台上的随机应变能力强。李老师说,其实他们搞错了,他的应变能力差极了。他之所以“显得”游刃有余,是因为之前做过太多准备。每一次出场的良好表现似乎是因为运气好,但事实是这些准备让他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我的好运,艾先生的好运,以及李笑来老师的好运,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而来。
  “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吧。”当下次有人跟你这样说时,你一定要相信这是真的。
  (龚宝良摘自《时代青年》2016年4月)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