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紧要处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8年

人生路漫漫,成败与否,往往在于紧要处那么几步。
  李鸿章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离京回皖,浪战五年,凭战功从七品累升至三品按察使衔,算没白背翰林变绿林的恶名。却要实职没实职,要地盘没地盘,要军队没军队,跟随过多位巡抚,皆属无能之辈,没成大气。偏偏还招妒遭劾,不得不奏请回乡续制,即给已故父亲守孝。谁知金陵城里的太平军二度西征,合肥惨遭洗劫,李鸿章无家可依,带着母亲和妻女,狼狈西逃南昌,寄居大哥李瀚章府中。其时湘军已从两湖打到江西,李瀚章在南昌负责湘军粮台,建议二弟去建昌投奔曾国藩。十多年前李鸿章赴京应试,就投入曾府,做了曾国藩关门弟子,今落魄如此,湘军老营自然是最佳去处。可李鸿章不为所动,说湘军入赣后所向披靡,如日中天,老营文武人才,济济一堂,跑去趋炎附势,定难受重视。

  大哥又建議,干脆顺流东下,入金陵城外江南大营,跟着和春干。和春所统绿营为朝廷制军,兵强马壮,饷丰粮足,咸丰正指望他攻破金陵,为满人争气,能随其左右,助战有功,必定前程远大。且和春协同皖抚福济转战安徽时,李鸿章就在抚衙任事,与其多次合作,彼此知根知底。加之福济去职时,不仅给李鸿章留下字函,要他持函去投和春,还给和春去信,举荐老下级,和春也慕李鸿章大才,亲笔具函,只要他到江南大营去,一定安排重要位置。谁知咸丰手里的香饽饽和春,并没能入李鸿章法眼。李鸿章转战安徽时,没少见识绿营兵的腐败,江南大营看去声势浩大,其实没啥战斗力,和春不可能有大作为。
  不入湘军,也不投江南大营,二弟到底意欲何为?大哥深感疑惑,脑袋直摇。正好赣、皖、苏、浙等巡抚大人,听说李鸿章赋闲南昌,纷纷派人或来函游说,欲招他大用。李鸿章依然无动于衷,直到后来风云突变,才开始行动。原来曾国藩七千湘乡子弟兵在安徽连胜后,滋生轻敌情绪,不慎覆没于三河镇,曾氏亲弟曾国华与另一主将李续宾身首异处。湘军本来人数不多,七千湘乡子弟兵系曾氏最大本钱,如今本钱丢掉,岂不要曾国藩老命?他又悲又愤,一病不起,文僚武属见势不妙,纷纷离去,湘军老营几成空巢。正是此时,李鸿章开始打理行装,准备南下建昌,去投老师。大哥甚不明白,湘军鼎盛时二弟毫无动静,如今遭受重创,军心涣散,连主帅皆生死未卜,跑去干嘛呢?李鸿章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果然李鸿章到达建昌后,曾国藩大喜,顿时病好八分。只不明学生来意,没急于安排位置。尤其得知李鸿章行李箱里还有福济与和春信函,疑心他首鼠两端,把他晾在旅店里,二十多天不理不睬。李鸿章认定,只要主帅不倒,湘军定会恢复元气,也就不急不躁,天天在旅店看书写字,静候老师召唤。后知是福和二位信函让老师见疑,毫不犹豫,取出一把火烧掉。曾国藩闻讯大乐,立召学生入营,委以重任。李鸿章也不负众望,帮老师度过数次政治和军事危机,湘军逐渐走出低谷,重新振作起来。李鸿章也受老师器重,奏建淮军,东征苏沪,会同湘军收复金陵,功成名就,终成大清支柱,主持国家洋务、海防、外交四十年。
  设若当初李鸿章没选择曾国藩,另投和春或他人,还会有后来的李鸿章吗?原来人生在世,选对方向,跟对贵人,何等重要。
  (常朔摘自《长沙晚报》2017年11月29日)
人生紧要处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