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欺心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8年

1938年秋,陶行知在重庆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了一所育才学校,收容抗战烽火中的难童。为了不受国民党控制,陶行知不要政府经费,而是组织全校师生四处募捐。他规定,募捐所得涓滴归公。为了方便区分公款与自己的私款,他的上衣里缝有两个大口袋,一个装公款,一个装私款。有一天,他到很远的地方去募捐,收获颇丰。等到天快黑了,他准备购买车票回学校时,一摸私款口袋,才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此时的他早已饥肠辘辘、疲惫不堪,而这里离古圣寺尚有十几里之遥。虽然那个装公款的口袋鼓鼓囊囊,但他却一分也不肯动用,硬是拖着疲惫的身体,走着回去,一直到皓月中天才回到学校。
  其实当时,陶行知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用上点公款,又有谁会知晓呢?然而,他却始终没有做“不可对人言”之事。或许在众目睽睽之下,很多人会没有贪念,或者至少会抑制贪念;但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能做到不欺心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明朝人俞绘做秀才时,考中了乡试,中了举人,取得了入京会试的资格。俞绘家中贫困,勉强赴京,路过沛县时,当地的他的同乡冯县令,同情他的境遇,借给他十两银子。俞绘考试落第后,以举人的资格,任职翕縣训导。此后,俞绘找到冯家,不料冯县令已经去世了,他就把十两银子拿给了冯县令的儿子冯钰,冯钰没有看到借据,拒不接受。俞绘说:“冯县令借我钱,没要借据,是信任我的缘故。如果我不能偿债还钱,不仅辜负了你父亲的好意,而且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啊。你拒不接受,这叫我如何心安?”谁知冯钰针锋相对:“让我接受一笔来历不明的钱,你这不是反叫我心有不安啊!”两人为此相持不下。后来,俞绘专门写了篇文章,在冯县令的墓前陈述此事。他态度坚决,一定要还钱,冯钰拗不过他,只好收下了钱,此后将钱捐给了寄居寺庙的穷人。
  俞绘、冯钰的赤诚磊落,实在令人敬佩、感动,这不仅仅是坦率和诚实,更需高度自律、时时慎独。人生在世,如果不欺心,就不会欺人,不会欺世,就会活得坦坦荡荡、轻轻松松,就能问心无愧地自立于天地之间。
  2004年9月22日,在奥运会男子乒乓球争夺铜牌的比赛中,有一个细节非常耐人寻味:王励勤进攻,瓦尔德内尔快速回了一个擦边球。也许是被双方精彩对攻所吸引而分了神,看花了眼的裁判误判老瓦得分。但是,处于下风的老瓦,却对裁判的这个“暗帮”没有庆幸更没有接纳——因为他自己看得清楚,球擦碰的是台面下端的边沿。他毫不迟疑也是不容置疑地竖起食指,示意裁判改判:这个球应为王励勤得分!王励勤因而得分。赛后,有记者问老瓦为何主动丢分,老瓦笑道:“靠自己的实力赢分才有意义,才会让我心安理得。否则,赢了比分却让我输了人心!”
  廉士不妄取,义士不欺心。瓦尔德内尔“主动失分”,不仅仅是对规则的尊重,对公平公正的坚守,更是对心灵境界的自我提升和完善。做事不欺心,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和生命的清澈、高远,这样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解脱,一种愉悦。做事不欺心的人,更容易葆有欣赏世界的好心情,更容易品出生活的好滋味。
  (编辑 王玉晶)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