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无情对”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2年

所谓“无情对”,就是上下联在字面上对仗工整,但在内容上却各讲各的,互不相干。而且上下联的含义越是“风马牛不相及”,便越是妙趣横生。
  (1)
  相传,北宋宰相韩琦,去西夏与西夏王元昊订立和约期间,教会了精通汉语的元昊何谓“无情对”及其作法。
  元昊送韩琦回北宋时,出西夏都城兴庆(今银川市)后,韩琦见路两旁绿树成荫,遂以一句诗出上联让赵元昊对:
  树已千寻难纵斧;
  元昊与韩琦并肩而行,只向前走了几步,便对出了下联:
  果然一点不相干。
  “树”、“果”乃物名,“千寻”、“一点”皆为数目词,“斧”与“干”(古代一种兵器)又同属器物名,此对可谓文字对得工整,但句意又毫不相干。韩琦听了,对元昊聪明过人的才智赞叹不已:“您真不愧为西夏首领,才短短几天工夫,竟然对‘无情对’的作法如此娴熟,真乃文武双全也!”
  言毕,二人相互打躬作揖而别。
  (2)
  有一位姓石的先生,平日爱卖弄学问。他听说蒲松龄学问高深,想要亲自试一试。
  一日,他俩在路上相遇。石先生看见一只小鸡死在砖墙后面,便出个上联难为蒲松龄:
  细羽家禽砖后死;
  蒲松龄一听,这是糟踏我呀!我也得给他点颜色看。他装作无能的样子说:“我不会对对子。既然石先生逼着我对,我就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着看,请先生帮我记下来。行吗?”
  “行!”石先生满口答应下来。
  于是蒲松龄一本正经地说:“粗对细,毛对羽,野对家,兽对禽,石对砖,先对后,生对死。我对完了,你念念。”
  石先生按蒲松龄说的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完以后,从头至尾念了一遍竟是: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顿时羞愧难当,自认晦气,灰溜溜地离开了。
  这是一副谑趣十足的“无情对”,虽字字对得工整,但上下联含义却毫不相干。
  (3)
  清末大臣张之洞,在做京官时,外出常到陶然亭来。有一次,他请几位友人在陶然亭相聚吃饭。席间,他忽然问道:“‘陶然亭’这3个字,该用什么来对?”
  过了片刻,客人们交头接耳,偷偷地笑,还不断地往他脸上看。
  张之洞莫名其妙,又问道:“诸位到底对的是什么?”
  其中一位站起来说:“恐怕只有您的大名才对得好。”
  张之洞听了,也大笑起来。
  这就形成一副“无情对”:
  陶然亭;
  张之洞。
  从字面上讲,陶、张为姓,然、之为虚词,亭、洞为景物名词,对得极为工整。但在内容上,一为地名,一为人名,相差甚远,上下联之间是“无情”(无关联)的。
  (4)
  解放前,上海某报悬高奖出一上联征对:
  五月黄梅天;
  上联公布后,联坛妙手各逞文思,纷纷应对。结果出人意料,获得金奖的对句竟是酒名:
  三星白兰地。
  原来这是上海一家酒店老板用征对的办法为名酒“三星白兰地”作的广告。此对中“三星”对“五月”,“白兰地”对“黄梅天”,可谓字字对得极为工整,但上下联含义却风马牛不相及,当属“无情对”中典范之作。
  (5)
  抗日战争胜利后,有人撰联以示庆祝,嵌国名市名对曰:
  中国捷克日本;
  南京重庆成都。
  此联从字面上看,下联的3个市名对上联的3个国名,对得很工整。但上下联的内容却互不相干,所以这是一副“无情对”。但稍加深究,此联的意蕴颇为深远。
  上联中的“捷克”虽是国名,但“捷”与“克”又分别为词。“捷”有战胜之意,“克”有克服、制服之意,连起来理解,便是中国战胜日本。下联中的“重庆”是市名,但“重”与“庆”也分别是词。“重”为重新之意,“庆”为庆祝之意,连起来,就是南京重新庆祝它成为都城。因为南京本是中华民国首府,日本强占南京后,国民党被迫将首府迁入重庆,而现在,南京又可成为都城了。
  有鉴于此,不能不说这是一副内涵丰富而又妙趣横生的“无情对”。
   (编辑 仕居)
(作者:王顺才)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