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三改成佳品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2年

杭州西湖西北的灵隐山麓有座飞来峰,嶙峋突兀,怪石森列,树木浓郁,根生石外。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天竺国(印度)高僧慧理登山,感叹道:“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何以飞来?”飞来峰因而得名。峰下涧水寒澈,有亭依涧而立,白居易来游,题亭额曰“冷泉”。苏轼来游,于其后加一“亭”字。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为冷泉亭撰书一副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此联连用“几时”、“何处”发问,既风趣又引发读者思索神往,使得游人情不自禁地对这副问而不答的联语品味一番。各式各样的应答之作生发出不同情趣,足为联苑增色。  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著名学者俞樾(自号曲园)有一日携夫人和女儿到杭州游玩,小坐冷泉亭。见亭前有董其昌的这副设问联,俞樾一边欣赏,一边赞叹不已,禁不住牵动文思,吟答道: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仅改二字,巧妙回答。可夫人听了并不满意,也吟答一联,云: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也只改二字。俞樾把自己和夫人改动的字进行比较,觉得“冷”、“飞”二字确比“有”、“无”二字更为准确传神,且运用复字修辞,更为贴切。  俞氏夫妇回至寓所,将上述情由说与女儿听,谁知女儿也改二字,吟出一副答联,道: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俞樾听到女儿改联,晓得上联的“禹”字是指大禹治水,这样一改,改得生动。但下联的“项”字,出处何在?一时不甚明了。遂追问因由。俞女道:“世人均知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项羽自己也曾作过《垓下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座高山,如非项羽大力施为,从别处拔起,焉能飞来此处?”用典自然,想象奇特,改得豪气过人。俞女话音刚落,俞樾赞不绝口,连称改得好,改得妙!  (编辑 思智)
(作者:曾昭安)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