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师”集趣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3年

文学是语言艺术,有时一字之改,往往有“点石成金”之妙。因此,古往今来,文坛上曾产生过不少“一字师”趣闻。
  “数枝”与“一枝”
  唐代后期,著名诗人郑欲谷、郑己、曹松、方干等诗友,常在一起切磋诗文。有一次,齐己带上自己新写的诗篇去求教郑谷。其中有一首题为《早梅》的诗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看了后,皱了皱眉头。齐己便问他因何皱眉。郑谷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这一改,就把早梅的形象逼真而又生动地给描绘出来了。因此,文坛上便称郑谷为“一字诗”。
  “德”字与“风”字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写过一首赞颂东汉初年著名隐士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湍湍,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范仲淹的友人李泰伯看过此诗后,坦诚地说:“我想改改先生的一个字。”
  范仲淹忙问怎改,李泰伯说:“‘云山’、‘江水’等词句,立意宏伟,用词气派,然而下面用一个‘德’字来承接,似乎显得局促,换成‘风’字怎么样?”
  范仲淹听后低声吟诵,果然韵味不大相同,“风”字比起“德”字来更能反映出对严子陵崇敬的心情。
  “闻雨”与“看雨”
  萨都剌是元代颇有名气的诗人。他曾得一联“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的诗,写景状物,意境别致,很为时人崇尚。
  可是,有一位山东老人对这联诗却不以为然。萨都剌听说后,便特意前去拜访。老人对他说:“这联诗写得固然有特点,但上半联有了一个‘闻’字,下半联却又用‘听’字,字虽不同,却共隐‘耳’意,是不太妥帖的。”
  萨都剌觉得老人的话很有道理,便问:“改什么好呢?”
  老人答道:“唐朝人的诗里,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句子,把‘看’字借过来不是很好吗?”
  这使萨都剌非常叹服,急忙上前施礼,俯首拜老人为“一字师”。
  “大孩”与“小孩”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写过一首赞扬某小学的打油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校在。”
  有位八九岁的女生读了这首诗,对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不以为然,她认为大孩能教小孩,小孩也能教大孩,何况大孩、小孩在长辈眼里一律是小孩,没有区别,所以这句诗应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才算妥当。
  陶行知听完她的批评,觉得很有道理,当即夸赞这位聪明的小女生是他的“一字师”。
  “回乱”与“剿回”
  1942年7月,吴玉章曾写过《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的五言诗一首。
  1958年,他应《红旗飘飘》编辑部之约,抄写这首诗时,他的年仅18岁的服务员张兵山,发现其中“‘回乱’成荒地”一句不妥。小张说:“‘回乱’虽然打了引号,但仍把从前南泥湾变成荒地的责任放到回民身上,这不好。”
  吴老非常赞同小张的意见。经他俩再三斟酌,把“回乱”改成了“剿回”。虽然只改了一个字,但意义却大不相同了。它恢复了事物的本来面貌,即过去由于清朝政府残酷镇压回族农民起义而造成南泥湾土地的荒芜。
  吴老说:“古人有所谓一字之师,我看小张同志就是我的一字之师。”
  “你是”与“你这”
  1942年,在历史剧《屈原》上演后的一个晚上,剧作者郭沫若在后台同饰演婵娟的张瑞芳谈到剧中婵娟斥责宋玉的一句话:“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女人!”郭沫若说:“在台下听起来,这话总觉得有点儿不够味。似乎可以在‘没有骨气的’下边再加上‘无耻的’3个字。”
  这时正在旁边化妆的一个演员插嘴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那就够味了。”
  郭沫若听了这话,觉得这个字改得真好。“你这……”包含着强烈的愤怒与轻蔑。因此,郭沫若称赞那位演员是他的“一字之师”。
  (编辑 慕容吟)
(作者:王顺才)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