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4年

舌,尊称舌头,处在人体最佳的位置,担任美差。
  舌头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咀嚼,辨味。
  舌头另一个功能是参与讲话发音。偶有发音不全者,俗称“大舌头”。
  舌头还有一个功能,参与接吻。好事,都让舌头占尽了。
  《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曹操统兵百万,上将千员,欲联合孙权共伐刘备。诸葛亮以渊博的学识、非凡的才华,舌战孙权手下张昭等一班主降文人,取得了吴蜀联手拒曹的结果。
  巧舌如簧,则是狡辩,含贬义。不是诸葛亮类。
  至于鹦鹉学舌,是指没有思想的人,别人怎么说,他跟着怎么说。
  中医观舌苔察病。
  读得一则有关舌头的故事,很有意思。
  梁章钜《归田琐记》“小炒肉”:“年羹尧由大将军贬为杭州将军后,姬妾皆星散。有杭州秀才,适时其姬,闻系年府专司饮馔者,自云但专管小炒肉一味。凡将军每饭,必于前一日呈进食单。若点到小炒肉,则我须忙得半日。但数月不过一二次。他手所不能办,他事亦不相关也。秀才曰:‘何不为我一试之。’姬哂曰:‘酸秀才,谈何容易。府中一盘肉,须一只肥猪,任我择其最精处一块用之。今君家每市肉,率以斤计,从何下手?’秀才为之嗒然。一日,秀才喜,告姬曰:‘此村中每年有赛神会,每会例用一猪。今年系我值首,此一猪应归我处分,卿可以奏技矣。’姬诺之。届期,果抬一全猪回,姬诧曰:‘我在府中所用系活猪,若已死者,则味当大减。今无奈何,姑试之。’乃勉强割取一块,自入厨下,令秀才先在房中煮酒以待。久之,奉进一碟,嘱秀才先尝之,而仍至厨下,摒挡杂物。少顷入房,见秀才委顿于地,仅一息奄奄,细察之,肉已入喉。并舌皆吞下矣。按吾乡俗谚,有每尝美味者,必先将舌头用线羁住,即此故事所由来也。”
  年羹尧由国家级将军被贬为杭州地方将军后,姬妾纷纷离去。其中有一女子下嫁给杭州某秀才做老婆。那女子告诉秀才,她在年府负责年将军的伙食,专门做小炒肉。年将军的菜谱,必须提前一月报上去,由将军点选。“若点到小炒肉,我就得忙活半天。所幸,几个月才点一两次小炒肉而已。别人做不好小炒肉,此事与别人也不相关。”秀才听了:“那你就给我做个小炒肉尝尝。”那女子禁不住笑道:“你这个酸秀才,做小炒肉谈何容易?年府里做一碟小炒肉,要一头肥猪,由我挑选最精的一块来做。你家每次买肉,不过秤一斤两斤的,叫我如何下手?”秀才听了,很沮丧。
  一天,秀才高兴地对那女子说:“村里的赛神会每年照例要用一头猪祭祀,今年由我负责,猪由我处置,你可以大显身手了。”到了那天,秀才果然抬回一头猪。那女子见了说:“我在年府用的都是活猪,你这是死猪,味道必然大减。没办法,我将就着试试吧。”于是,勉强割了一块肉下厨,请秀才在房内煮好了酒等着。过了一段时间,那女子做好一碟小炒肉端进来,让秀才先尝,她接着去收拾厨房。不一会儿,那女子返回房内,见秀才倒在地上,仅剩一口气,掰开嘴一看,发现秀才将小炒肉和舌头一并吞下去了。所以,梁章钜的家乡福建有一句不成文的俗话:“每每吃美味的东西,必须先将舌头用线拴住,就是来自这个故事。”
  我的家乡安徽也有一句俗话:“把鼻子都吃掉了!”就是说那个菜太好吃了。
  舌头的记忆,不可抗拒。行旅国外,觅得中国餐馆,聊慰舌尖,便可缓解思乡之情。
  中国的美食天下第一,舌头跟着中国人享一生的福,舌头跟着西方人不行。
  人们在做鬼脸的时候,喜欢伸舌头。舌头,还有一个不好的功能——参与说坏话。说人坏话叫“嚼舌头”。谚曰:“舌头底下压死人。”舌头仅有三寸,没多大没多重,可是,确能压死人!
  (陈昌喜摘自《讽刺与幽默》2013年7月5日)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