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妙诗咏除夕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4年

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叫做除夕。“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即换新岁。”故名除夕,也叫除岁。除夕之夜,合家老少围炉谈心,通宵不眠,以待天明,叫做守岁。除夕守岁是我国民间饶有趣味的习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做了多种描绘,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动人诗章。
  最早写除夕诗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的著名诗人徐君倩,题名《共内人夜坐守岁》。其诗云:
  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摧。
  诗人把自己与夫人除夕夜守岁欢饮,期待新春到来的情景描绘得十分细腻逼真。
  唐代诗人张说的《守岁》一诗,则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因其他原因不能与家人团圆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的思乡之情: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守岁》诗,今古闻名。其诗云: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这是诗人对“人生苦短,光阴易逝”的感叹之作,一个“恐”字,反映出当时任职陕西的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严肃态度。
  除夕守岁,送旧迎新,既怀着留恋,又充满期待和希望。“黄金易得,韶光难留”。爱生命,惜光阴,在守岁诗中有反映。宋代席振起在《守岁》诗中云:
  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
  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擅长诗书画的明代才子文征明,在他25岁那年的除夕,挥毫赋诗,一面感叹“二十五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几番除”,一面又记下了自己的志趣: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夫是文词。
  足见其惜时奋进之意。
  明代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曾留下一首《除夕口占》诗: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唐才子以卖画为生,经常陷入贫困潦倒的境地,逢除夕,不禁写诗自嘲,反映落魄文人的无奈与悲哀。
  古今除夕诗中,有不少上乘之作。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囚狱中,除夕夜吟道: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为国家他甘愿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与除夕一道结束,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清代大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因力主禁鸦片,被投降派诬陷,流放新疆伊犁,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除夕通宵达旦守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难以成眠,遂赋《守岁》诗以抒胸怀:
  流光代谢岁应除,无亦无心判莞枯。
  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
  新幡彩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
  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
  林则徐虽处在含冤流放的困境,胸中仍然燃烧着销毁鸦片的烈焰。除夕之夜,他考虑的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如何卧薪尝胆,振兴中华。意境豪雄悲壮,读来令人振奋。
  现代著名诗人林伯渠,在延安时也曾留下一首《守岁》诗: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若狂。
  正是今年风景好,千红万紫报春光。
  该诗将革命圣地延安人民过年时的幸福欢快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神往。
  (编辑 慕容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