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对话禅的理趣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3年

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蝉的解释很科学很理性,没有一点点的引申。而蝉在中国,是一种由夏及秋的空间的声响,这种声响引出无数词人骚客的情趣哲思。中国人对蝉有着最独特的理解,已超出“虫”的概念。他们耳中的蝉鸣不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的,每种雄蝉发出三种不同的鸣声,集合声、求偶声和受惊时的鸣声。国人对蝉鸣的认知虽不科学不理性但有感知性。
  蝉,无意或有意,与禅成为同音字,于是两者在时空的不同领域发生了对话。
  首先是古人对蝉由幼及长的理解,幼蝉必须在地底下蛰居整整三年,没有阳光只有黑暗。一旦“脱掉外套,爬上树梢,不懂装懂,硬说知道”,才换来三四个月在树上鸣叫的日子。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以蝉萤为题,讲出一个大哲理:“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以物寓意,用物阐理,这是国人的擅长。最早用蝉寓意说理的是先秦的庄子和孔子。如《庄子·达生篇》里的“佝偻承蜩”寓言,讲的是孔子在楚国遇到一位驼背老人用竿粘蝉,熟练而且命中率极高。对方很自负地说:“我有道(方法)也。”听完对方的讲述,孔子对弟子们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种专心致志高度集中精力做事,要向驼背老人学啊。
  最有禅家意味的当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典故,虽然那时尚无禅宗。
  这是汉代刘向《说苑·正谏》中讲的一个故事,说吴王欲讨伐荆,声言谁劝阻将处死谁。少孺子用蝉、螳螂、黄雀、弹丸见前不见后的比喻,说明人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蝉在整个的“祸患链”中是第一个链环。正如宋诗人梅尧臣《秋日咏蝉》忧叹的:“虚腹曾何竟,常忧螗斧侵。”
  蝉是虫,禅是理,蝉禅相加生出的是理趣。在谈禅中有八个字可成一副对子:“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这“色”是禅家眼里的景色景象,这声更好理解了,听到某种声音悟道明性。如沩山和尚的弟子香严,就是扔了一颗石子碰到修竹上,“泠泠”的回响不断,豁然大悟,顿开心眼。这蝉鸣和“泠泠”竹鸣一样,也常常让人悟出世间的理趣。
  辛弃疾的“西江月”词《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四句,有鹊叫、蝉噪、人语、蛙鸣,编织起夜晚声音之网,让我们“闻声悟道”:声音各有各的内容,但都进入词人的耳鼓里,构成夏夜的宁馨,这声音不是噪音,而是使世界更安谧的静音。
  这不正是禅吗?
  蝉常常“被拟人”,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蝉》诗:“露涤音清远,风吹故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她的心是孤寂的,是远离众人的,正像貌似一声接一声的蝉鸣,是在各自的枝头上各自的蝉发出的各不相同的声音。
  诗家听蝉如听禅,顾随先生《驼庵诗话》言:“夏蝉叫声热烈,秋蝉鸣声悲凉。”若用科学角度考量可以吗?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提及蝉,有人说蝉在夜晚不叫的。于是他请教昆虫学家后说:“我们往往用常有的经验作推论。例如有些蝉夜晚不叫,推论到所有的蝉夜晚不叫。”由此我们若继续请教,生物学家会说,蝉有3000多种,不同种类发出的声调不一,鸣叫的时段也不尽相同,再说还有自身的集合声、求偶声……
  呜呼,禅味顿无了。
  于是最喜欢这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添进来声音更静幽了,追究其“科学”反而没韵味了。所以说,有一种对话叫禅,还有一种对话叫“铲”,能把理趣“铲”没了。这里并非排斥科学。
  (执子之手摘自《今晚报》)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