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歌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3年


  林冲刺配沧州,行至野猪林,被董超、薛霸绑在树上,要加以杀害的时候,只听得松树背后雷鸣一声,一条铁禅杖飞将出来,把薛霸的水火棍一隔,飞出九霄云外,松树后面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林冲睁眼一看,正是他的兄弟鲁智深!
  原来,鲁智深“忧得你苦”、“放你不下”,特地暗里护着林冲一直相随,简简单单的结拜,送出千里万里,回肠荡气,直到打听实了,快到沧州,再无险恶,方才作罢。
  野猪林里,鲁智深把绑林冲的绳子割断,扶起林冲,开口便是:“哥哥!”
  关山万里,云水高谊,至此,终明白什么叫江湖义气。
  二
  上世纪末,作家野夫离家南下,揖别亲朋,遇好友刘镇西,刘镇西与野夫相交数十年,多受照顾,坚持要请客送别。
  野夫知他家境窘迫,婉拒无需这些俗礼,最终因刘镇西强邀而应,晚间,野夫与另一至交到达刘家,桌子上果然没有很多的菜,两荤一素一汤,却只放着两副碗筷和酒杯。刘镇西喃喃地说他们全家都先吃了,就想看着野夫喝酒聊天,他们一家便足矣。
  野夫和泪下酒,刘镇西取出他那一把二胡说——我为送你远行,填了一首词并谱曲,且教会了妻子和女儿。现在聊助两位酒兴,我们全家一起为你们合唱一下。唱得不好,万勿笑话。
  就在那空空如也的陋室,苍凉的二胡声开始回旋。刘镇西沙哑的嗓子,和着他五音不全的妻子的如泣如诉,再加上一个少女脆生生的童音,就那样投入地缠绵长歌。
  世间这样的送别法,平生第一次听说。每每读及此处,热泪长流。
  三
  “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这被称为西湖三绝,长桥位于西湖东南角,长仅数米。
  长,不是桥长,情意比桥长。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杭州万松书院读书,后祝父来信催归,梁山伯十八相送。据说就在这座桥上,三步一回首,五步一徘徊,你送来,我送去,来回送了十八次。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一别,花自飘零水自流,千百年的爱情,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四
  老太太有四个儿子,丈夫死于敌人的枪下,家仇国恨,她把大儿子送上战场,队伍很长,她站在村里的垭口上,大声呼喊:儿咧,娘等你回家。队伍都哭了起来。
  没事的时候,她就在垭口望,看看儿子有没有回来,一年后,她等到的却是儿子牺牲的消息。鬼子还没赶出,悲痛之中,她又把二儿子送上战场,还是那个垭口,还是那样喊:儿咧,娘等你回家。
  后来,第三个儿子接下两位哥哥的枪。最小的儿子,也终于倒在战场。
  她精神开始失常,一个人,常常跑到垭口上呼唤:儿咧,娘等你回家。声声断肠。
  她去世的时候,没有子孙抬灵,一个村所有的小辈,都跪在她的坟前,送行的哭声,撼天动地。
  五
  自幼家贫,随奶奶长大,孩提时,常绕奶奶膝头,撒着娇要零嘴儿,奶奶哄我,问:长大了要怎么待奶奶啊?那时条件差,没肉可吃,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回鸡肉,我就甜甜地回答:等将来长大了,挣着钱,给奶奶买一只公鸡,大红冠的,我闻都不闻。只要一说,奶奶就笑,多少年,不厌其烦地问这一个知道答案的问题。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没哭,就坐在她身边,看着,等着,期待她醒来,宠我,疼我,护我。直到两天后下葬的时刻,才反应过来,歇斯底里撕打咬扯那些帮忙的亲戚,不允许他们抬走奶奶。
  我还没挣到钱呢,还要给奶奶买大红公鸡吃,闻都不闻一下。坟前,我被父亲按住,气竭,晕了过去。醒来,再也没有了奶奶。
  昨夜梦中,又见奶奶,大红冠的公鸡哟,炖得真香,奶奶把鸡腿,递到我的嘴边……
  (张建中摘自《今晚报》2013年3月17日)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