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俱从妙思来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09年

传说,资人想象,留住几分美好神秘,未必不可。如果有人定要去说“月亮上没有嫦娥,只有坑坑洼洼的麻子”,多半会招嫌挨骂。
  其实,世上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的事甚多。老杜写王昭君的名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疑在“青冢”,妙也妙在“青冢”。《归州图经》说“胡中多白草,王昭君冢独青,号曰青冢”。大概没有人去考究真假,或者考究了,也没人去说破。“胡中多白草”,偏偏王昭君的墓草青青,青草对昭君尚且见怜如此,更况人乎?唯信乎此,方解老杜下字用心。如果有人硬要较真,去寻老杜究实,必是呆子。
  安徽齐云山高耸入云,昔有“齐云山与白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二句留在山间亭壁,不知何人所作,大约出语平平,又形画齐云山之高,直白而出,话说得没有余地,损了诗兴,遂遭作者见弃。后来游人至此,诵之都觉无味,总无续题。一日,唐伯虎携友人至此,见之大喜,曰“正待吾也”,遂拈笔续出“隔断往来南北雁,只容日月过东西”二句,奇崛非常,压倒齐云山千题。此事载于《娱野园漫笔》,此诗入《唐伯虎诗文集》。若原作者当初不因出手平平而弃之,或许后半首能得振采,绝不会让唐伯虎占了风光,捡此便宜。
  其实,这诗前二句说齐云山高,用设身处地法,即借登山者作想,想象出“四顾青山座座低”的高峻气势,也还可以,只是没了下文,凤头未成又失蛇尾。唐伯虎不过是接着想象而已,既然已经置身山顶,那么一天之下,万山之上,纵大雁飞越不成,日月毕竟还能自由来去,所以唐伯虎举重若轻地拣那过不去的大雁和随意东西的日月一说,便做得好诗。这恰好应了那句老话: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清代文学家金圣叹说过“天下妙思无限,妙法亦无限”,确有见地。“会者不难”的首要条件当然是善作妙想,其次是妙想者还能将妙想用文学语言表述出来。因老杜先有对王昭君的同情爱怜之想,而后方有借色生情的“青冢”,唐伯虎若不是置身山顶,续作绝妙想象,也不可能口灿莲花,张嘴就来。所以,读诗学诗,如果说真有什么门道诀窍的话,那就是必须先读出诗人的聪明。
  既然已经说到唐伯虎,不妨再以其诗为例。例如写公鸡,通常的思路是写公鸡报晓,唐诗中杜甫的“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因物及人,语涉品德,小题大做;徐夤的“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石召的“四顾无人迹,鸡鸣第一声”和崔道融的“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等都是循着鸡有五德的老思路,言其守信辛苦之类。唯唐伯虎的“头上红冠不用栽,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画像绘声,最是精彩。首二句抓住红冠雪羽,明色形画,彩笔如绘。后截写啼声,偏从不啼(“不敢轻言语”)落想,反向立意,又颠倒因果(因为一叫千门万户开,所以平生不敢轻易言语),秀语天成。若与上述诗例相比,唐伯虎好轻松,好潇洒,手到擒来,又得一截便宜。
  唐伯虎的诗在明代肯定算不上一流,能念叨其诗的读者远不及知道“三笑点秋香”故事的人多,但笔者认为他的诗颇堪一读,就是因为其想法往往比较高妙。
  妙法俱从妙思得来,学一点聪明,作诗真的并不神秘。信不信由你。
  (刘郁晖摘自《北京晚报》2009年3月11日)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