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蛋中的哲学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09年

20多年前,我作为一名生活在偏远乡村的教师,生活的清苦自不必细说。在一年连续9个月未发工资的情况下,生存已成了当务之急。看着孩子硕大的头和纤细的脖子以及消瘦苍白的脸,我决定自己动手来改变生活的窘状。在东拼西凑,借到了70只鹅蛋后,我开始了致富的第一步——孵鹅,以实现蛋生鹅、鹅生蛋的“宏伟蓝图”。
  为了提高孵化率,我查找了相关书籍,采用了一种较为先进的孵化方式——水箱孵化。经过精心设计与制作后,孵化器初具规模——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注入冷水与热水来控制温度,用温度计来监测水温。最艰难的是,为了让鹅蛋受热均匀,防止沾包,每隔30分钟就要翻一次蛋。我把孵化器放在火炕上,便开始从事老母鸡一样的工作。
  经过30个日夜的辛劳与苦心期盼,66只小鹅如期破壳。听着鹅声一片,我的心似荚蝶自在飞。
  看着剩下的4个依然浑圆的鹅蛋,我充满了好奇:莫非它们是臭蛋?于是,我拿起它们放在耳边细听,隐约听到了细微的呷呷声。噢,原来是4只小懒鹅。我把它们放回原处,心中又充满了期盼。这时,前来串门的邻居大娘告诉我:不能再等了,否则里面的小鹅会因缺氧憋死。在她的提示下,我敲开气室的一头,沾着丝丝血痕脖子扭转着的小生命出现在眼前。我轻轻地一个个拎起它们的嘴,像解绕着的铁丝一样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旋成一圈的脖子解开,然后拎出来。
  4只小鹅也终于顺利地来到人世了。让我不解的是,它们行走时脑袋总是歪向一边,斜着身子,踉踉跄跄,让人不免有些担心。
  在邻居大娘的指点下我才知道,原来鹅在壳中脖子是旋成360度的,啄壳时,脖子螺旋般转动,嘴则顺势啄个圆洞,开启它走向新生的一扇窗。而这个过程正是花费体力和为出壳蓄积体能的过程。难怪被我解救的4只小鹅会如中风病人般行走。因为它们是依靠外力走向新生的,缺少了自我力量蓄积这一必要过程。
  我不禁赞叹造物主的神奇。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都会把孵鹅过程中发现的这一道理讲给那些没有学习动力的学生听。上帝只把饭准备好,却不会喂到你嘴里。成功只能靠自己努力奋斗,一味地借助他人的帮助,你的人生将会是残缺的,就如同那4只鹅。
  (杨子摘自《语文报•教师版》第130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