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高尚情操推至极端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1年

我早年的一位老领导,酷爱古典文学,臧否人物,满腹经纶,有时说话也带一点“之乎者也”,有一点“学究气”。他职位较高,却待人和气,很少“居高临下”,对他身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大家受益匪浅。
  多年前,有一次他的秘书为坚持一个正确的意见,与对方争论得异常激烈,双方都红了脸。事后,老领导引用古人的一句说教告诫我们:“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那时我年纪还小,对这两句话的意思不太明白。有一天趁他高兴,就请求老领导给解释解释。
  他想了想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就是一种冲淡。”他又想了一会儿,说:“‘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就是一种枯寂。”
  说老实话,我阅历有限,读书也不多,对老领导的解释,仍然似懂非懂,却不好意思再追问下去。他见我不语,以为懂了,就继续说下去:“怎样叫严明?怎样叫激烈?”他仍然借用古人的故事说明:“南阳宗世林与曹操是同时代的人,宗对曹的为人向来不满,不肯与其交游。后来曹操掌了大权,独揽朝政,就去问宗世林:‘可不可以有些交往?’宗世林心平气和地回答:‘松柏之志犹存。’这就是很有原则的严明。”他停顿一下,又接着说,“北宋有个叫杨大年的翰林,当时有几个新幸近臣,想拉拢大年加入他们的小集团,便当面恭维杨大年:‘君子知微知章,知柔知刚。’杨大年正色疾声回答:‘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这种看似很原则的语言,实际表现的是激烈。”
  我翻阅了一些古书,还在生活中注意感受“平淡”与“枯寂”、“严明”与“激烈”的区别,理解其中深邃的哲理。
  “冲淡”就是一种自然,不装模作样,也不刻意地去做些什么。如果将陶渊明的诗改为“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这就没了自然的神韵,而是做作。苏东坡的解释很到位,他说:这不啻是拿来换美玉。似玉,终是石头。有的人分不清“见”与“望”是两种不同的视觉反映。“见”是无心而视,视有所得;“望”则是有意而为,主观上就想“望”到一些什么。
  对于“严明”,重要的是把握住分寸,严明而不可过头,不要超越为人处世的尺度。凡事都贯穿着一个不可逾越的原则,这个底线一定要守得住。但是坚持原则,守住底线,不一定要粗言恶语,也不要故作清高,把事物推至极端,让人讨厌。据理力争,不妨彬彬有礼;坚持原则,也应言谈举止恰到好处。要特别注意心平气和。
  “激烈”若真是性格秉性使然,也令人心存几分敬意。其实有的人激烈也是“做作”的另一种表现,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南宋时有个朝臣叫毛德昭,议事时不是张嘴谩骂,就是口出狂言。座中有人说:“先生给人的印象素来以敢言著称,不知见了秦太师如何?”毛德昭吓得立马站起来,捂着耳朵连说:“放气!放气!”言罢疾去,追之不及。你道那秦太师何许人也,乃秦桧也,他可以一手遮天。由此看来,有些人的激烈只是在普通人面前的一种作秀,若真是遇见了该激烈的人与事,因为种种利害关系,或许倒激烈不起来了。
  古人告诫后人: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太高,当使人可从。一个爱别人的人,才可能得到别人的爱;你要别人尊重你,你的行为必须值得尊重;你爱体面和自尊,你的言谈举止就必须严谨而有分寸。过激或过柔都可能遭到蜚语。
  著名将帅蔡锷说:“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而一位法国文学大师又说:“把高尚的情操推至极端,其结果与邪恶的结果一样。”
  (良人摘自《渤海早报》2011年4月11日)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