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差”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0年

我常想,生活中每个人遭遇的问题常常都是相似的,大抵如生老病死,但为什么会有迥然不同的境遇和结局呢?
  看古书,说金圣叹是个奇人,做了一辈子奇事,写了一辈子奇书,讲了一辈子奇话,一生放浪形骸,落拓不羁。他还有个爱好,那就是对对子。清朝“文字狱”兴起后,金圣叹被打入死牢,儿子前来探视他。看到儿子,金颇为高兴,迫不及待地要求儿子跟自己对对子。“莲(怜)子心中苦”,他出了上联,以“莲子”谐音“怜子”。儿子泣不成声,哪里还有心思对对子。金大骂:“哭哭啼啼,没出息的东西。”儿子不解:“您明天就要上刑场了,还对这些有什么用呢?”他抚摸儿子的头,微笑着说:“是呀,明天就要死了,现在不对,还等什么时候对呢?”言罢自己对出下联:“梨(离)儿腹内酸。”这就是金圣叹的思维方式,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生命也将在短期内终结,又会如何度过那绝望的时刻呢。
  著名科学家霍金学术成就斐然,但他身体患有残疾,在轮椅里度过了几十载。有记者曾同情地问他:“您长久地固定在轮椅上,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霍金淡然地微笑,回答说:“如果我没有残疾,或许会失去更多。”众人惊愕。霍金又说:“如果没有残疾,我的‘脚步’除了踏足太空,或许还有酒吧、舞会,或许我不会像现在一样珍惜时间,懂得感恩。相反,我很庆幸,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如果上帝待你不公,你也身陷磨难,你会以怎样的心境面对呢?
  都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其实,境由心生,人生的快乐不快乐,往往只是因为思考的角度不同;人生的如意不如意,也并不只决定于人生的际遇,更多的取决于思想的瞬间。一念之“差”,造成了人生的巨大差异。
   (编辑 静林)
(作者:朱 晖)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