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美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6年

《论语·八佾》中有一句:“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据说《韶》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乐曲。《武》是歌颂周武王的乐曲。在孔子看来,虞舜禅让,自然尽善尽美;汤武征伐,虽然是正义战争,但毕竟杀人盈野,所以尽美未尽善。由此,我们发现,孔子是把“善”放在“美”之上的,“善”高于“美”,从而使儒家文化形成了一种礼乐诗教的传统。
  儒家文化,与道家真的有很大的区别。道家是把“美”放在“善”之上的,或者更极端地说,在道家的眼里,“善”是一个伪命题。我们知道,道家对儒家的“善”,抨击非常有力,把儒家的“善”看成是一种“伪善”,鄙夷得很。庄子在《胠箧》中,极端地指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他还说:“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儒家的“仁义道德”,在道家眼里,俨然是罪恶的渊薮。
  道家扬弃“善”,但高举“美”的旗帜。一篇《庖丁解牛》,实则是对美的颂歌。这篇作品歌颂了劳动人民劳动之美,“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将劳动提升到一种纯美的艺术境界,可见庄子对美的细腻感知。不仅如此,在庄子眼里,大自然更是庄严华美,美不胜收。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庄子《秋水》篇,写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写得是多么雄浑华美,气象阔大。道家贬“善”扬“美”,那倾向性是非常明显的。道家对美的高扬,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像汉赋、六朝骈文,虽然有形式化的弊端,但其对美的不懈追求,可以看到道家深深的痕迹。
  回到儒家。儒家强调“尽善尽美”,但“善”居领导地位。儒家的诗、礼、乐,不能说不美,但总是“善”在前,“美”在后。读《史记》中的《礼书》《乐书》,对这一点看得更清楚。《礼书》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二者相持而长,则礼之所起也。”“礼”是节欲的手段,是“善”。“礼”是节欲,“乐”(读如y uè)则是节乐(读如lè)。《乐书》中说:“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所以,音乐的功能,是为了让人摒弃自高自大,远离奢侈荒淫,懂得谦逊,懂得节俭,这不是“善”是什么?
  再说诗。那就更明白了。孔子论《诗》,说诗的功能是“兴、观、群、怨”,这都是从“善”的角度来说的,没有提及“美”。孔子“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还是从“善”的角度抨击郑卫之音的。
  我们必须看到,孔子虽然将“善”放在首位,首先关注的是诗歌或者礼乐的伦理价值,但是孔子并没有否定“美”。他说《武》尽美未尽善,还是肯定了《武》乐之美的。孔子个人,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不是很善于弹琴吗?孔子在陈绝粮的情况下,不是照样“弦歌不辍”吗?在与弟子们谈人生志向的时候,他不是很欣赏曾皙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吗?这是一幅多么散淡优美的画面,与东晋王羲之诸人兰亭雅集,流觞曲水,不是有同样的意趣吗?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孔子扬“善”,就觉得他抑“美”,其实不是这样。孔子的人格精神是非常饱满的,他不仅以“善”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也懂得休息和娱乐,也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是一个非常有弹性的人,“善”代表他“刚”的一面,“美”代表他“柔”的一面,所以孔子强调“尽善尽美”,实则是他“刚柔相济”的人格精神的写照。

  这一点,我不是凭空说的,有孔子自己的话为证。他在《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前三句,说的是“善”,最后一句,说的是“美”。“游于艺”,不仅看做学会各种手艺,比如射箭、驾车、书法、算数、礼仪、音乐等等,而实在是对美的一种不懈的追求。
  道家完全抛弃“善”,一任人的本真,这有点不切实际。因为人是社会性的,道家人格,是自然人格,不是社会人格。道家否定社会的价值,其原因也就在此。但社会一旦形成,就不可能消逝,所以“善”就成为协调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自然,道家抨击“善”,是因为“善”有堕落为“伪善”的趋向,这一点道家的批判是有价值的。而在我看来,要防止这种堕落,“美”是一种途径。“善”有了“美”的支撑,就不容易堕落或者垮台了。所以,我还是非常认同儒家“尽善尽美”的思想,“善”与“美”,实在是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编辑 之之)
善与美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