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船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1年

家乡有条不大不小的河,也就是现在的淮安翻水站引河——新河。在没有建翻水站之前,平时的水面在50米左右,水深在35米上下,两边是美丽的河滩,河水清澈。作为生长在这条河畔的我,少年、青年时在这条河里发生了很多故事,而在这条河里撑船却是我印象较深的。
  1966年秋,14岁的我小学毕业回乡务农,随着比我大12岁的哥哥到离家近10公里的白马湖筑草渣。开始我拉纤,但到了桥或闸处,当船距离桥还有一段长长的路时,我就站到桥上,将那纤绳收拢起来,弯下腰,往桥下的另一端抛,一下,两下……就是抛不过。哥哥在船上看着,不仅急,而且担心,他无奈,就让我上船,他上岸拉纤。这大概就是我第一次撑船。第一次撑船,哥哥将撑船的技巧给我讲了一遍又一遍,我也照着做了,可就是不行。因为我那一篙撑下去,再起篙时还是没有把握用力一推再使劲一拉的巧劲,因此拔篙时往往拔不起来,甚至还将本来行走的船给拉停下来,有几次差点连人都被竹篙带到河中。
  傲然立在船尾撑船别具一种气韵。自那次撑船后,这种感觉就存在我心里了。每看到大人们手不着力似的扶着长篙,偶尔撑一下,更多时间只把它搭在水中控制方向,以至于不像是撑船,倒像是在水上漂,“一叶扁舟,任意东西”,真的让我羡慕不已。
  之后,逼着我学会撑船的大概是流行的一句话:不会用篙撑船,就算不得地道的庄稼汉。那些人每次说这话的时候好像就是针对我的。他们一边说着,一边都要朝我看上几眼。一次次听了这句话,我受不了,就暗暗地下决心学,每遇到机会,我都会上船撑上两篙。而那些叔叔、大哥哥们也不保守,都主动向我传授撑船要诀。
  俗话说,凡事在于用心。时间不长我就掌握了调整方向,若想让船向左便轻轻让在船尾的长篙在水中也往左摆,反之亦然。摆度越大,船偏转的角度也就越大。
  新河长年水不深,生产队的木船又不大,2吨多一点,划船不用桨,撑船人仅靠一根长篙,筑好一船渣,往返于林集与白马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窍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要能吃苦,有耐力。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赤身露体,只穿着短裤头,光着双脚,双手拿着篙,起篙、下篙,两只手交叉在篙上使劲,头上的汗水滴到身上,又从身上滴到船板上;到了隆冬,面对着冰冷的河水,寒冷的北风,拿起那根又长又粗的船篙,如果河里有冰则用篙大头敲敲冰,然后再把篙小头点点水,双手抹抹篙上的水,开始撑船,撑着撑着,船篙上就有冰碴子了。
  用竹篙撑船,竹篙的选择很重要。长短适宜,粗细适中,有韧劲,有硬度,“想当年绿叶婆娑,现如今青少黄多,经历多少风波,承受多少折磨,不提起倒也罢了,一提起泪洒江河。”这是竹篙的谜。好的竹篙握在手中,大有徐志摩手中的那支笔一样神奇,挥洒之间,便会咀嚼到“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诗意。
  回忆是生活的再现。俗话说,世上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然而,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再回忆,由于经过时间的抚摩,弥合了伤口,让人忘记了撑船的痛苦,甚至还萌发出再去寻找快乐的支点,去撬动人生,撬动地球呢。
  是的,人生其实就是一艘航行的船,有风亦有浪,但只要你把握住一根撑船篙,这只船行起来就会有力量,有希望。
   (编辑 一昕)
(作者:野泉)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