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3年

有这样一个人:八岁时他从管风琴上开始对人生和宗教的理解;十八岁成为法国管风琴大师的得意门生,同年,又用法语和德语写出了《巴赫传》,其深入独到的见解惊动了整个欧洲,并被推为演奏巴赫的第一人。
  如果放在当今的中国,那他的家长肯定乐疯了——自己的孩子不但赢在了起跑线上,而且还有可能成为一棵伟大的摇钱树。
  二十岁时,他与法语作家罗曼·罗兰、德语作家茨威格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并吸取了两种文化的长处,具备了不同的文化视野,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当红作家。
  三十岁前,他又获得了哲学与神学博士,出版了《康德的宗教哲学》《历史上耶稣的研究》等著作,并因此获得了自己母校(也是德国作家歌德的母校)的任教邀请。
  就在大家都以为他将谱写华丽人生的时候,他却把目光投向了那遥远、寥廓、荒芜、混沌、懒散、冷酷的非洲。
  关于非洲,他仅仅在年幼时看过一个非洲人的雕像,他回忆说:“他脸上那忧伤而若有所思的神情,好像是在和我诉说黑暗大陆的悲痛。”在而立之年,他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了非洲严酷恶劣的生存状况,如何迫切需要医疗服务,并招募前往这个地区的志愿者。一个雕像,一篇文章,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
  于是他回到医学院,经历各种艰苦,于八年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虽然这只是他一生九个博士学位中的一个,但却是对非洲人民最重要的一个。
  三十八岁,他赶赴非洲,在那里用自己的积蓄建起了医院,并开始免费为贫穷的黑人治病,直到九十岁时在非洲去世……
  他,就是史怀哲,一位大爱无疆的医生。那些从他那里得到健康和生命的非洲黑人,带着崇高和惊喜的神情,把他尊称为“欧钢加”——解救之神。
  如果换了是你,你会像史怀哲那样做吗?放弃所谓的“机遇”和那些让世人眼红的“成功”。可能有人还会提出一个愚蠢的问题:他这样做是否值得?是啊,这个世界跟不上史怀哲的脚步。它对史怀哲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
  最终,孤独而长久的坚持让史怀哲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上世纪50年代初,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志愿者和人道主义圣徒。
  其实,人生的意义我也搞不明白,但我知道绝不只是当官、发财或者成名。
  (李仁摘自《金视点》2012年第10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