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境界

  • A+
所属分类:思维与智慧2019年

近日读《忍经》,颇有收获,受益匪浅,有醍醐灌顶的感觉。那一个个短小而意味深长的故事和箴言启迪心,发人深思,使人有大彻大悟的感觉。
  “齿刚则折,舌柔则存。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这是大思想家孔子对他的学生子路说的一段话,意思是牙齿刚硬容易折断,舌头柔软而得以保全。柔一定会胜强。好斗的人必定会受到伤害,好勇的人必定会导致死亡。做各种事情的根本,忍让最为重要。孔子关于忍让的语录还有很多:“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无所争”“君子矜而不争”等。孔子十分敬仰老子,他的语录和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可谓同工异曲,不谋而合。
  “娄师德深沉有度量,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曰:‘吾辅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嫉也,将何求以自勉?’”……这是《忍经》里,娄师德和他弟弟的一段对话。
  娄师德为人深沉有度量。他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将要出发,娄师德说:“我位至宰相,你又做了刺史,受宠幸太多了,是人们所嫉妒的,打算怎样来免除这些嫉妒呢?”弟弟跪下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唾在我脸上,我只是擦掉而已,绝不让兄长你担忧。”娄师德不愉快地说:“这就是我为你担忧的。人家唾在你脸上,是恼怒你,你去擦拭它,是忤逆了他的心意,所以更加重了他的怒气。应当不去擦拭,让它自己干了,笑着承受。”娄师德的肚量可谓大矣,容忍的境界,让人钦佩。然而正是其肚量,使他免去了许多灾难。武则天多疑,终其一朝,文臣武将能够善终者甚少,而娄师德基本保持了终身不败,为官55载,享年70多,生前死后说他坏话的几乎没有一个,做人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出类拔萃了。
  吕蒙正是北宋初年宰相,其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有一次,吕蒙正被任命为宰相,正要入朝时,朝中的一位官吏在门帘下指着他说:“这个小子也做了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听见。这时同行的一位官员一定要弄清楚那人的姓名,吕蒙正坚决不答应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就忘不了了,還不如不知道的好。”吕蒙正的为人处世真是独具慧心,知道了那人的姓名,他怕会心存芥蒂,阴影常随;而不想去知道,正显示了他的高风亮节,宽广胸怀。
  北宋名臣范仲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其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人格光耀千古。他的次子范纯仁可谓继承了他的衣钵,“唯得忠恕”,说的就是他的故事。范纯仁曾说:“我平生所学的,只学到了忠恕两个字,一生受用不尽,以至于上朝侍奉君主,接待同事朋友,与族人亲近和睦相处,从来没有片刻离开过这两个字。”他告诫弟子说:就是最愚蠢的人,在责备别人时头脑也是清醒的;即使是聪明的人,在宽恕自己时也是糊涂的。你们只要经常用责备别人的心思来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事去宽恕别人,不必担心成为不了圣贤之人。”
  确实如此,一代文豪苏轼在评价刘邦和项羽时说:“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胜利,项羽之所以失败,其区别就在于能忍与不能忍。项羽不能忍耐,所以百战百胜之后以后而轻举妄动;刘邦能忍耐,养精蓄锐,磨砺锋芒,等待着项羽的弊病出现。”可见,忍与不能忍,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得失。
  人生在世,孰能免俗,懂得忍让,也就懂得了得失。小忍则有小成,大忍则有大成,不忍则一事无成,祸患无穷。一个“忍”字汇融了墨、儒、道、法的文韬武略,一个“忍”字成为了为人处世的箴言。
  (凌河摘自《潮州日报》2018年11月18日 图/潆夏)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